本报讯(《作家报》记者李法明 李淑刚 特约通讯员李宣忠报道)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黑龙江省兰西县红星乡人武部用一场温暖的行动,为抗战老兵圆了深藏心底的梦想。近日,红星乡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武装部助理陈德旭带领公益团队再次走访抗战老兵闵永林,为他穿上崭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装。当两位新老军人在阳光下互敬军礼,那跨越时空的敬意与传承,让红色记忆在这一刻愈发鲜活。
故事的缘起是今年八一建军节的一次走访。当时,陈德旭在慰问闵永林老人时,老人望着墙上的老照片轻声说:“我想在离开这个世界前,再穿一次志愿军军装,那是我们军人的荣耀。”这句朴实的心愿,让陈德旭记在了心里。为帮老人圆梦,他四处打听协调,从联系相关单位到确认军装制式,几经周折终于将一套崭新的志愿军军装筹备妥当。
8月6日上午,陈德旭带领麦子家园公益团队的志愿者们再次来到闵永林家中。志愿者们先为老人送上白面、大米、豆油等生活物资,随后,陈德旭从包装袋中小心取出那套承载着特殊意义的军装。当闵永林老人浑浊的眼睛触及军装的瞬间,泪水突然夺眶而出,他颤抖着嘴唇喃喃道:“我想我的战友们……他们都为国家牺牲了,我想他们……感谢党和政府还想着我。”
在众人的注视下,陈德旭亲手为老人穿上军装。整理衣领、扣好纽扣,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郑重,仿佛在呵护一段珍贵的历史。穿上军装的闵永林老人,原本微驼的腰杆不自觉地挺直,眼神中闪过一丝当年的锐利,仿佛重现了志愿军战士的挺拔风采。回忆起烽火岁月,老人的记忆依然清晰:“入朝后打了两次硬仗,铁揪山狙击战、新兴里作战……炸弹把我埋在土里,战友把我拽出来时,鼻子嘴里全是血。”伤愈后,组织曾为他安排工作,他却坚持把机会让给别人:“我回家务农就行,给更需要的人留着。”
慰问即将结束时,闵永林老人哆哆嗦嗦地扶着桌子站起身,尽管行动不便,他仍努力挺直腰板,向陈德旭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陈德旭立刻立正回礼,两位相隔数十年代的军人,在这一刻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致敬。老人热泪盈眶,用不太清晰的声音反复说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感谢党,感谢政府!”这一幕让在场的志愿者无不动容。
“老兵的心愿,就是我们的责任。”陈德旭表示,这身军装不仅圆了老人的梦,更让大家看到了老一代军人的家国情怀。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抗战老兵的关爱,更是一堂鲜活的爱国教育课——是他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今日的和平,这份牺牲与奉献值得永远铭记。
慰问结束后,闵永林老人穿着志愿军军装,与慰问人员合影留念。镜头里,老人胸前的军功章与崭新的军装相互映衬,定格下这份军民情深的温暖瞬间。红星乡人武部表示,将持续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关爱老兵、致敬英雄,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中永远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