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登报忆峥嵘:专访91岁双战英雄宣钜华,聆听老班长金耳世的生死抉择

9/25/2025 9:52:24 AM华文作家网来源:作家报         点击数:
关键字:

本报讯(《作家报》记者李法明 李淑刚 特约记者徐成杰 特约通讯员丁咛报道)2025年8月22日,“为老兵事迹免费一次登报”公益活动温情推进。中国拥军大使安宁主任带领专访团队,怀着崇敬之心走进91岁抗日、抗美援朝双战英雄宣钜华家中——此行不仅为记录英雄故事,更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记忆,让更多人看见“最可爱的人”背后的赤诚与牺牲。

初见宣老,他身姿挺拔、精神抖擞,虽年过九旬,眼神中仍透着军人的坚毅与果敢。众人围坐于家中小桌旁,暖光映着斑驳的军功章,安宁轻声递上热茶,问道:“宣老,当年在朝鲜战场,有没有哪段经历,您至今想起来仍心潮澎湃?”

话音落下,宣老缓缓打开记忆闸门,将思绪拉回七十余年前的烽火战场。当提及老班长金耳世时,老人的声音愈发凝重,安宁悄悄攥紧记录本,指尖微微颤抖——一段惊心动魄的英雄事迹,在平静叙述中徐徐展开:战斗打响时,通讯线路突然中断,金耳世腿部不幸被炮弹炸伤,鲜血瞬间浸透军装。面对满是弹坑、荆棘丛生的战场,他不顾剧痛,咬着牙拖着伤腿艰难爬行二十多米,每挪一步,地上便留下一道带血的印记。可排查到故障点,发现线路长度不足无法接通时,金耳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用身体充当“导线”,双手紧握两端线路,以生命为代价接通通讯信号。最终,前线指令顺利传达,任务圆满完成,这位年仅二十多岁的战士,却因失血过多倒在冰冷阵地上,再也没能醒来。

“他当时只喊了一声‘不能断了信号!’,就扑了上去……”宣老的声音带着哽咽,安宁的眼眶早已泛红,泪水几次模糊记录本上的字迹。他轻轻擦拭眼角,声音难掩激动:“宣老,金班长用生命守住的不仅是通讯线,更是咱们国家的平安、老百姓的安稳!现在日子好了,绝不能忘了这是他们用命换来的。”

作为长期投身拥军事业的践行者,安宁坦言,每次听老兵讲述过往,都是一场精神洗礼:“从穿上‘拥军大使’这身‘责任’开始,我走访了很多老英雄的家,每一次听这样的故事,都又心疼又震撼。他们年轻时扛枪保家卫国,把最苦的日子留给自己;现在老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帮他们把故事讲出去,让更多人记得——今天的国泰民安,不是凭空来的,是无数金耳世这样的英雄,用血肉之躯筑牢的长城。”

他握着宣老的手郑重承诺:“宣老您放心,我一定会用余生把拥军事业坚持到底!不仅要好好整理您和金班长的故事,通过‘免费登报’让更多人看见,还要带更多人来看您、听您讲故事。家国情怀从不是口号,是一代接一代的守护——守护老兵,就是守护历史;记住英雄,就是记住‘为什么出发’。”

一段故事,承载一代人的牺牲与奉献;一位英雄,照亮一段历史的峥嵘与荣光。“为老兵事迹免费登报”公益活动,不仅是记录宣钜华英雄的人生历程,更要让金耳世这样的无名英雄被永远铭记。安宁借此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加入拥军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群人的力量能聚成火炬。希望更多人能和我们一起,听老兵讲故事、为老兵送温暖、替老兵传精神,让这些用热血与生命书写的故事,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财富。唯有铭记英雄、致敬英雄,才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依旧闪耀光芒,激励我们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家国安宁,奋勇前行!”

 

 

*【公益登报忆峥嵘:专访91岁双战英雄宣钜华,聆听老班长金耳世的生死抉择为作家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未经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作家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我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作家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我们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