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同志获聘多职!拥军大使董事会添核心力量赋能社会化拥军与多方战略发展

9/25/2025 9:43:29 AM华文作家网来源:作家报         点击数:
关键字:

本报讯(《作家报》记者李法明 李淑刚 高敏 特约通讯员彭会云报道)近日,拥军大使站长会议在拥军大使训练营成功召开。会议的核心议程之一,是宣布拥军大使董事会、特疗国医馆董事会、国私会董事会联合作出的重要人事决定——正式聘请欧伟棠、袁红军、傅国祥、马杜宏、梁培芬、张伟锋、曾繁斌七位同志,同步担任拥军大使董事会董事,其中张伟锋同志以创办人身份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欧伟棠等六位同志同时兼任特疗国医馆副馆长、国私会副主席。此次聘任不仅为社会化拥军工作注入核心动能,更对拥军大使网先进人物事迹采编站建设、国私会与特疗国医馆未来战略落地具有关键意义。

一、聘任核心逻辑:以创办人领航,以实干者筑基,筑牢拥军组织根基

此次七位同志获聘,是“战略引领+一线实干”双重需求的精准匹配,为拥军事业与多方平台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张伟锋同志(创办人):作为拥军大使的发起者,他一手搭建起全国性社会化拥军服务网络,推动拥军大使网先进人物事迹采编站从无到有,累计挖掘传播数百个基层拥军事迹,让“拥军正能量”辐射更广;同时,担任特疗国医馆馆长、国私会主席期间,率先提出“健康拥军”“资源拥军”理念,推动医疗资源、企业资源与拥军服务深度融合,是连接多方平台、统筹全局的“核心纽带”。此次纳入董事会核心,旨在依托其战略视野与资源整合能力,为社会化拥军升级定方向、谋布局。

-欧伟棠、袁红军等六位同志:均为拥军大使采编站站长中的骨干力量,长期扎根一线深耕拥军服务:欧伟棠、袁红军牵头组织数十场退役军人就业帮扶、节日慰问活动,解决老兵实际需求;傅国祥、马杜宏主导拥军阵地(如会客厅、工作站)规划建设,让服务从“线上”落地“线下”;梁培芬、曾繁斌是采编站“宣传尖兵”,采写百余篇优质拥军事迹报道,让基层典型走进公众视野。六人兼具实操经验与服务情怀,是张伟锋同志战略落地的“关键执行者”。

成立拥军大使董事会并遴选七人任职,核心目的在于破解此前社会化拥军“资源分散、服务碎片化”的痛点——以张伟锋同志的战略引领统筹全局,以六位骨干的一线经验精准对接需求,形成“决策-执行-反馈”闭环体系,推动拥军服务从“单点发力”转向“系统推进”。

二、对社会化拥军与采编站的关键意义:打通“服务+传播”双脉络,激活拥军新动能

1.为社会化拥军注入“体系化活力”

七位董事将以董事会为平台,构建“全域化拥军服务网络”:张伟锋同志将牵头整合国私会的企业资源、特疗国医馆的医疗资源,推出“企业拥军联盟”“老兵健康专项计划”,推动社会化拥军从“精神关怀”转向“物质+服务+资源”多维赋能;欧伟棠等六位同志则依托采编站网络,深入省市区的社区、园区,收集退役军人就业、健康、应急帮扶等需求,联动董事会资源精准匹配,让拥军服务“按需供给、精准落地”。

2.为采编站升级提供“核心支撑”

作为拥军大使网先进人物事迹采编站的“核心力量”,七人团队将推动采编站实现两大突破:

-内容提质:张伟锋同志牵头制定“拥军事迹采编标准”,聚焦“基层老兵奋斗故事”“企业拥军创新案例”等核心方向,避免内容同质化;欧伟棠等六位同志发挥一线优势,挖掘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鲜活事迹,让报道更具感染力。

-传播提效:借助国私会的高端交流平台,张伟锋同志推动优秀拥军事迹纳入企业交流、公益论坛等场景,打破“传播局限于拥军圈”的现状;六位同志联动地方媒体,形成“央媒+地方+自媒体”多维传播矩阵,让社会化拥军的影响力持续扩大。

三、赋能多方战略:联动国私会与特疗国医馆,实现“拥军+”价值深度融合

此次聘任深度契合国私会、特疗国医馆的未来发展战略,构建“以拥军为核心,多方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1.助力国私会“资源拥军”战略落地

国私会作为高端资源对接平台,未来将“社会化拥军”纳入核心业务板块。张伟锋同志以国私会主席身份牵头,推动会员企业参与拥军项目,如开设“退役军人就业专场”、捐赠拥军物资;欧伟棠等六位同志以国私会副主席身份,协助筛选优质企业资源,建立“企业拥军信用体系”,确保资源真正用在实处,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拥军公益价值”的双赢。

2.推动特疗国医馆“健康拥军”升级

特疗国医馆计划打造“退役军人健康服务专区”,此次聘任为该战略落地提供关键支撑:张伟锋同志(馆长)主导制定“老兵健康管理方案”,涵盖公益体检、中医理疗、慢性病管理等服务;欧伟棠等六位同志(副馆长)结合一线拥军需求,协助开通“老兵就医绿色通道”,组织中医专家进社区、进园区开展健康讲座,让专业医疗资源真正惠及退役军人,实现“医疗服务”与“拥军使命”的同频共振。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还围绕《拥军大使训练营第一期站长培训班培训方案》展开讨论,为采编站站长队伍能力提升献策;听取拥军大使广州南站会客厅与拥军大使园区工作站挂牌工作汇报,明确阵地服务规划。但整场会议的核心亮点,始终聚焦于七位同志的聘任——这不仅是一次人事调整,更是社会化拥军工作迈向专业化、体系化的重要标志,为后续拥军服务创新、多方资源协同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地联动共促拥军事业!粤拥军大使分会中国拥军大使网赴黄埔区交流座谈

本报讯(《作家报》记者李法明 李淑刚 特约通讯员彭会云报道)近日,广东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副会长暨拥军大使分会中国拥军大使网一行,应邀前往黄埔区爱国拥军促进会开展考察学习,并共同召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交流座谈会。双方围绕社会化拥军工作重点项目深入研讨,凝聚拥军共识,共探协作路径。

座谈会上,双方首先回顾抗日战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强调传承爱国拥军精神、筑牢军民鱼水情的重要意义。随后,聚焦社会化拥军工作落地见效,就四项重点项目展开详细交流:一是推进“党建引领退役军人创业园区拥军工作站”建设,计划以党建为核心抓手,在退役军人创业园区设立专属拥军服务站点,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政策咨询、资源对接、帮扶指导等支持,助力退役军人实现创业梦想;二是依托国家大型报刊《作家报·拥军大使》专刊,系统报道老兵先进事迹、爱国拥军公益活动,讲好拥军故事,扩大爱国拥军社会影响力;三是介绍“拥军大使会客厅”运营规划,同步推进“拥军大使群英谱纪念馆”及配套产业发展,如开发“群英谱水”“群英谱酒”等特色产品,以文化载体+产业赋能的模式,让爱国拥军精神融入日常、走向市场;四是探讨“爱国拥军停车场关爱老兵”“退役军人创业专项扶持”“智慧应急系统落地”等民生与发展类项目,计划通过免费老兵应急接送和免费应急老兵家庭服务、应急服务升级等举措,切实提升老兵与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此次考察交流与座谈,不仅加深了广东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副会长暨拥军大使分会中国拥军大使网与黄埔区爱国拥军促进会的联系,更明确了后续社会化拥军工作的协作方向。双方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项目对接,推动各项拥军举措落地落实,为新时代爱国拥军事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活动最后,参会人员共同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凝聚军民情谊、共促拥军发展的重要时刻。

 

*【七位同志获聘多职!拥军大使董事会添核心力量赋能社会化拥军与多方战略发展为作家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未经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作家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我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作家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我们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