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作家报》记者李法明 李淑刚 特约记者徐成杰 特约通讯员李东报道)6月21日,“江淮英雄聚皖地,抗美援朝再团圆”活动在安徽温情启幕。数十位抗美援朝老兵齐聚一堂,重忆峥嵘岁月、畅叙战友情深。而在这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特殊聚会上,热心人士李东以忙碌的身影和细致的服务,为活动注入了别样的拥军暖意。
活动筹备阶段,李东便主动联系主办方请缨志愿服务。“这些老兵是国家的脊梁,能为他们做点事,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朴实话语中满是对英雄的崇敬。考虑到老兵年事已高、行动多有不便,李东毫不犹豫地扛起接送重任,成为保障活动顺畅的“移动桥梁”。
往返接送的间隙,李东的身影活跃在活动现场的每个角落:签到台旁,他协助核对信息、佩戴纪念徽章;休息区里,他端茶倒水、调整座椅,轻声提醒老人注意保暖;当老兵们激动相拥认亲时,他默默守在一旁,随时准备提供支撑。活动结束后,他又逐一将老兵安全送回家,直到最后一位老人被家属接进门才松了口气。此时已是傍晚7点,忙碌一整天未好好吃饭的他,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89岁的张爷爷上车时一直握着我的手,连说‘谢谢年轻人’,还跟我讲了朝鲜战场的故事,那一刻觉得所有辛苦都值了。”李东回忆道,老兵们的笑容与信任,是他忙碌中最温暖的动力。活动中,他不仅是接送员、服务员,更成了老兵们的“临时家人”:有老兵中途找药,他立刻跑遍场地询问;有老兵想寻战友却记不清姓名,他主动联系主办方查询名单,最终帮老人找到故友联系方式。
“李东这样的志愿者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他用脚步丈量拥军距离,用行动诠释对英雄的敬意,让老兵感受到社会温暖,更让“崇尚英雄、关爱英雄”的风尚愈发鲜活。
“能为老兵搭把手是我的荣幸。他们当年为国家拼过命,我们现在多跑几趟路、多操点心,都是应该的。”李东笑着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为英雄前辈做实事。
李东的身影,是此次活动中无数拥军力量的缩影。这份朴素真挚的敬意,让英雄们的“团圆路”更顺畅,也让崇尚英雄、缅怀英雄、关爱英雄的种子,在江淮大地上悄然生根、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