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莲打官司

7/22/2025 12:44:00 PM华文作家网来源:作家报         点击数:
关键字:

王建彬(河北

我爸爸没上过学,认的字都是扫盲班夜校学的,但是他喜欢听新闻看报纸,连我拿回家的小说、散文也拿起来翻看翻看。那天晚上,他对我说你得给你奶奶写篇文章。

其实小时候我就知道,我奶奶不稀罕我,她谁都不稀罕,看谁都不争气。她嘴角有一个大痦子,我怕她,总躲着走。她一生只有一张照片,就是闹日本的时候拍的“良民证”。到现在我都无法拼凑成记忆里那张照片,无法把饿死也不偷的骨气,据理力争的勇气和那一双三寸金莲的小脚,将近一米七五的魁梧身形融合到一起。

但是,我奶奶就是这样!

我奶奶,民国十七年出生。她是从旧社会凭着一双三寸金莲的小脚走过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嫁到我们家,遇到我爷爷那样一个老实憨厚几近木讷的“爷们儿”,委曲求全忍辱负重一辈子。在村人眼里,我爷爷就是一个窝囊佬,事出无奈,那个年月抛头露面的事都砸在我奶奶头上。

那年月的日子像大清河的水,浑浊里藏着急流。1953年7月,文安洼连降大雨七天七夜,清河水位暴涨,大田沥涝。1954年春冰开裂,刚刚“反冻河”,县政府部署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我们村划归狼虎庙大乡,我家入社之后仅留了一块祖田,位于大寺庄村西北角和巩寇侯村相邻的巩家洼。

一日,爷爷听西头人说,俺家地里落水出了“墓框”(就是明代六十花甲子时,囚老人的地窖),巩寇侯村的侯老三用大马车拉走了八车大青砖呢。后半晌喝粥的时候,爷爷吸溜几口稀粥,筷子头颤巍巍的夹着腌菜条的时候顺嘴说了此事。一家子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是好。再看奶奶,把碗一撂,筷子一摔:“别喝粥了,找他去!”她的声音像砸在石板上的石子。爷爷直直眼,喉结在干瘪的脖颈里滚了滚:“得了吧……人家刨出来的……”说着又吸溜一口。

话音未落,奶奶已掖好大襟,银簪子在鬓边闪了闪,三寸金莲踩着土炕沿儿下了地,"戳戳" 的脚步声像小鼓点,往院门去了。先找村大队,再找到狼虎庙乡。奶奶说话不急不慌,把理儿掰得比秫秸秆还直,见了村支书说 "地是祖宗留下的",见了乡干部道 "新社会得讲公道"。村干部说,人儿不是咱村的,咱怎么管?乡干部说,入社的地咱社里管,没入社的地你们自个处理。奶奶一听,心里起了急,转身就要往巩寇侯村找侯老三打架。却被村里几个人拦下,劝道:“老嫂别急,乡里管不了去县里啊!咱新政府了,还怕没说理的地方?”

从那天起,奶奶就走上了打官司告状的路。

我奶奶经常是清晨起来,揣上个棒子面饼子就动身,步下辇十八里走到县城,傍黑再往回走十八里,可怜见的一双小脚啊,这得有多么狠的心啊。蓝布大襟衫被风吹成鼓胀的帆,衬着近一米七五的身量,倒像是旷野里一株倔强的白杨树。

她不识字,却记得每一句话,每一条理。不知道政府在哪,也不知道找谁,两眼一抹黑。县城北关城隍庙前迷了路,靠着城墙根坐了半晌,日头把石板晒得发烫,她啃口自带的干粮,看见墙缝里长着株蒲公英,那黄花开得那么顽强娇艳。她打听到一个远房亲戚,求人家带路去见官。风里来雨里去,三个多月过去了,日头把奶奶的颧骨晒成酱色。一天磨破了脚,十天磨破了鞋,她袖口磨出的毛边在秋风里抖,说到激动处,那双小脚在青砖地上跺得 "咚咚" 响。直到一天,一位县里干部听她陈述,眉头紧锁,心想这老太太嘴茬子真厉害。最终点头,批复案件。

我奶奶赢了官司!

看着侯老三一车车把大青砖给俺家拉进村,卸到大门口。我奶奶眼角泛着泪光,却挺直了腰杆,大声说,谁欺负老实人也不行!

1960年,大饥荒席卷全国,村里人人面黄肌瘦。我奶奶带着五个儿女打野菜、剥树皮、刨地梨,晒苲菜,撸草籽。一家人饿得皮包着骨头,贴着墙根走路,奶奶昏死在地梨坑好几回。十二岁的三叔偷吃半个窝窝头,被奶奶撕破了嘴。她说,饿死喽也不落个偷的毛病。一家七口人不偷不抢,硬是扛着,熬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那一年,奶奶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她的坚韧如老树盘根,深深扎在苦难的土壤中。她教会儿女们,尊严比生命更重,骨气是穷人的最后防线。岁月如刀,割不断她的信念,风雨如磐,压不垮她的脊梁。

一眨眼功夫,奶奶没有了,爷爷没有了,这个家族却强大起来。每逢清明上坟,我总看见坟头的草在风里摇,像极了当年她站在村口时,蓝布衫子在风里摇的模样。我想这文安洼的土地上,总有些东西比河水更长久,比如奶奶踩在泥地里的脚印,比如那些年她顶着日头去打官司时,路边盛开的蒲公英。

有时候,我真愿意奶奶还在,希望爷爷还在。让他们看看儿孙满堂,看看楼房大院子,看看车水马龙,看看丰收的粮食,看看现在幸福的日子。

 

 

 

*【三寸金莲打官司为作家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未经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作家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我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作家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我们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