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辛“知识分子心灵三部曲”: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精湛的艺术表达

7/22/2025 12:24:15 PM华文作家网来源:作家报         点击数:
关键字:

由作家出版社、上海作家协会主办的叶辛“知识分子心灵三部曲”作品研讨会23日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文运,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出席并讲话,施战军、梁鸿鹰、胡平、彭学明、徐坤、刘琼、陈东捷、张晶、周敏、石一枫、刘艳、王国平、宋嵩、王杨等专家学者与会研讨。活动由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主持。

叶辛“知识分子心灵三部曲”以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叩击时代脉搏,深刻描绘了当代人特别是都市知识分子在爱情、婚姻、事业中的复杂心灵图景。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对叶辛文学成就的致敬,更是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力量的深度探讨。

叶辛以其持续的在场观察、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不断突破的艺术勇气,再次为中国当代文学树立了一座丰碑。他的笔触穿越代际,从知青的峥嵘岁月直抵当下都市的知识分子心灵腹地,始终执着地追问:在物质丰盈的今天,我们的灵魂将安放何处?三部曲正是他对这个时代之问深沉而有力的文学回应。

吴义勤在讲话中指出,叶辛成功塑造了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阐释空间的知识分子形象,作品体现了叶辛‌敏锐的思想触觉和旺盛的创作活力‌。他能第一时间将现实观察转化为有时代温度、生活温度、生命温度、人性温度的文学作品。深刻探讨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困境与归属问题‌,以及都市人群的迷茫与温情需求。

马文运表示,叶辛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叶辛的文学生涯是一部中国当代精神史的缩影,上世纪80年代他以《蹉跎岁月》《孽债》等作品为一代知青镌刻了苦难与救赎的集体记忆,他的作品始终扎根时代、关注现实,以深深的笔触描绘社会变迁中人的命运与心灵世界, “知识分子心灵三部曲”以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和情感历程为切入点,展现了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坚守、挣扎与蜕变,体现了叶辛先生对人性、对社会深刻的洞察与人文关怀,聚焦当代的青年婚恋的困境,将《魂殇》的身份焦虑、《婚殇》的伦理撕裂、《恋殇》的情感幻灭凝练成了一代人心灵的伤痛,这些历史伤痕到精神内伤的书写标志着一个作家对时代命题的持续深耕。叶辛以冷峻而温情的笔调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复杂的境遇,这些作品不仅是个人命运的书写,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历史、关照当下的重要文本。

仲呈祥以作家挚友的身份回溯叶辛扎根生活的初心,其作品从知青记忆到都市观察,始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肯定其‌始终在场‌的创作态度、他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担当,关于“知识分子心灵三部曲”的研讨也是在践行一个作家应该怎么样在新的形势下思变、应变、求变。

中国作协书记处原书记施战军用“四个印象”精辟概括叶辛的创作生涯:拥有名作的作家、尊重读者的作家、心怀众生的作家、不断突破的作家。叶辛凭借《高高的苗岭》《蹉跎岁月》《孽债》等重量级名作深入人心,影响了几代人。专注书写普通人的“活路、苦处、希望”,充满深切关怀。他特别强调,叶辛从知青题材转向都市知识分子心灵探索,展现了旺盛的创造力,“知识分子心灵三部曲”将成为其新的名作。叶辛是一个化历史为力量、化时代为命运、化现实为人生、化生计为情感的作家。

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梁鸿鹰盛赞叶辛是文坛“常青树”,能捕捉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心灵困惑与矛盾,善于联系‌知青生活经验‌,作品体现‌深沉思考与娴熟技巧‌。“殇”字反映其对生命的尊重、情感的珍惜及对价值信念的坚守和探寻。三部曲延续了作者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生动展现‌当代生活场景与都市压力‌,给予希望,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让我们看到面对生活当中的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追求到自己的幸福,是一部特别能够发挥现实主义文学作用的作品。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胡平认为叶辛长期深耕‌婚恋家庭题材‌,从40后、50后青年写到80后、90后青年,展现了一部‌中国当代婚恋家庭观念演变史‌。该题材具有广泛社会关切度。叶辛始终在跟踪时代变化,在这样多元化价值分崩离析的时代,叶辛仍然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立场,仍然有《蹉跎岁月》的精神,他相信爱情的永恒价值,其作品对理解不同代际的情感具有启示意义。

中国作协创联部原主任彭学明表达对叶辛的深厚敬意,称其高明之处在于通过个体和家庭命运的书写,展现了‌时代风云、广阔的社会万象‌。“知识分子心灵三部曲”实际上也是关于知识分子的婚姻、爱情、事业的三部曲,是作者对知识分子深切的同情和真切的抚慰以及热切的礼赞,深刻揭示个体与群体的命运都是国家命运与时代命运的一部分,使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社会深度。

《小说选刊》原主编徐坤高度评价叶辛对‌女性深切的体恤与关怀‌,其笔触深入‌女性内心世界‌,展现她们在困境中的‌无助与坚韧‌,为女性发声立传,体现‌对女性的尊重与理解‌。盛赞叶辛以‌现实主义笔法‌精准捕捉时代脉搏,将个体命运与社会变迁相连,作品蕴含‌人文光辉‌,彰显‌文学在社会变革中的独特价值‌。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表示,叶辛不仅是"有名作的作家",更是"始终坚持写作的大作家",其创作从知青文学拓展到都市现实题材,始终保持着对时代的高度敏感和现实关切。通过"知识分子心灵三部曲"可以看出叶辛老师始终是扎根在生活当中,把他的观察转化为细节丰满、具有现实主义体征,同时又有知识分子写作的特点,兼具现实关切与深刻反思,通过探讨基本情感关系来触动社会,拓展了现实主义写作的广度和深度。

《十月》杂志原主编陈东捷强调,叶辛是一位‌始终“在场”的作家‌,不仅生活在现实中,更在‌精神现实层面持续思考、认真对待一切‌。《魂殇》《恋殇》《婚殇》虽然写到告别了古典纯真的年代之后,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有物欲的东西、有观念的冲突,但最后都是温暖的。高度赞赏叶辛对‌生活细节的精准把握‌,认为这源于其‌深入观察和认真生活的态度‌,是一位“‌成功的生活者‌”。

会议最后,叶辛坦言: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我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人们对爱情婚姻、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从而让他们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据上观新闻

 

*【叶辛“知识分子心灵三部曲”: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精湛的艺术表达为作家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未经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作家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我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作家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我们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