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特种兵郭小辉:从军营尖兵到商海铁汉的责任人生

7/22/2025 5:22:43 PM华文作家网来源:作家报         点击数:
关键字:

 

本报讯(《作家报》记者李法明 李淑刚 特约记者张伟锋报道)在中山小榄镇的酒行里,郭小辉熟练地擦拭着酒架,古铜色的手臂上,一道淡淡的疤痕若隐若现——那是当年在南国利剑特种部队攀爬索降时留下的印记。这位曾在训练场上叱咤风云的特战班长,如今虽脱下军装,却用军人的担当在商海和生活中续写着不平凡的故事。

1996年,18岁的郭小辉从江西吉安入伍,成为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三营八连的一员。在素有“尖刀连”之称的八连,他以“三栖”全能的硬功夫崭露头角:武装越野成绩稳居连队前三,攀登索降时敢与侦察兵比速度,甚至在“利剑98”重大演习中因表现突出被记嘉奖。时任连长商军平评价他:“这小子骨子里有股‘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狠劲。”新兵连时,他用全优成绩拿下唯一的入党指标;第二年被保送教导队集训,归来后兼任司训队员;第三年升任班长,带领全班在战术比武中斩获“尖刀班”称号。五年军旅,他把“优秀士兵”“优秀带兵骨干”等荣誉拿了个遍,用行动诠释着“特种兵永不言败”的信条。

2001年退役后,郭小辉曾短暂担任辅警,但渴望挑战的他很快辞职,经老班长引荐加入云峰酒业广州总代理公司。从专职司机到市场负责人,他用半年时间吃透酒类销售门道,凭借军人的执行力把广州市场打理得井井有条。“老板信任我,我就得把每件事做到极致。”他常说。在云峰酒业的十九年,他从基层员工成长为核心骨干,见证了品牌从鼎盛到转型的全过程。即便疫情冲击下公司解散,老板仍以高于行业标准的补偿感谢他的坚守:“小郭的实诚,比金子还可贵。”如今,他与中山客商合作经营酒行,虽历经行业动荡,却始终以“特种兵式”的韧性开拓市场。

生活中的郭小辉,是家人眼中的“顶梁柱”。战友罗兄患癌离世后,他主动承担起照顾岳父母和两个侄儿的责任,将自己的孩子送回老家由父母照料,只为让妻子安心。哥哥突发尿毒症,他又毫不犹豫垫付巨额医疗费,白天跑业务,夜晚守病房,硬是用双肩撑起两个家庭。“部队教会我‘不抛弃、不放弃’,家人需要我,我就得顶上。”谈及艰辛,他总是轻描淡写。妻子心疼他劳累,他却笑着说:“当年五公里武装越野都没把我累垮,这点担子算啥?”

如今的郭小辉,虽已年近五旬,却依然保持着军人习惯:每天清晨五点起床跑步,办公室里整齐摆放着叠成“豆腐块”的军被,手机里存着《强军战歌》的铃声。有人问他为何这么拼,他指着墙上的“光荣之家”牌匾说:“只要穿过军装,一辈子都是战士。”从军营到商海,从单兵突击到家庭支柱,郭小辉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军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一面旗帜。正如老连长商军平所言:“小辉身上有股‘劲’,那是特种兵的魂,更是中国军人的底色。
*【退役特种兵郭小辉:从军营尖兵到商海铁汉的责任人生为作家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未经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作家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我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作家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我们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