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作家报杯全国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6/27/2022 12:14:22 PM华文作家网来源:作家报         点击数:
关键字:

祖国,举头仰望的天空(组诗)

远 帆(江苏)

 

家   国 

 

一次出门

我 走了很远

家国 已在云天之外

但我 没能逃离

一缕淡淡不绝的乡思

我的血液 连着

冰雪高原清洌流下的江河

从大漠孤烟到江南细雨

连我的背影 都无法改变地

望着你……

 

我降生的时代

向往 苦行僧式的清流

我的忠诚 超越朝代和国界

崇仰真理、自由、善良高贵的人格

和美到令人不舍的东西

而我中华辈出的 那些

群山一样伟岸又纯粹的名字

教会我 一个无神论者

殉道的方式!

 

我对红色的记忆 非同寻常

她无关帝王的审美和无心的颂扬

我心中为信仰高张的旗帜

旌霜履血 受过荣耀与罪恶的洗礼

成为《时间简史》不容磨灭的一章

我高望的颜色 是七彩之首

是一个早晨 大海之上

一个新纪元的喷薄 她

谦卑微矇地升起

光芒万丈……

 

  

  天  空

 

从俄罗斯回来

走的时候还不起眼儿的西安咸阳机场

俨然一座新落成的宫殿,现代、通透、一尘不染

五分钟就入了境

一位嘴上边有点上火但依旧微笑的漂亮女边警

核对我中文名字的声音很好听

 

走到行李处时还没几个人,只等了两分钟

我的液晶屏上有名字缩写和「此岸彼岸」二维码的乳白行李箱

已经怡然自得地躺上了平稳而宽阔的转盘

看她舒服的样子,真想让她多转上两圈

这情景 让莫斯科乃至世界情何以堪!

转机的时候

严查我行李的小哥显得那么客气

他嘴角上扬的笑意让我想起久违的天使

 

 

忽然觉得原来这就是

我们常被抱怨的祖国 也是我们

一砖一瓦搭建着的祖国

一花一草装点着的祖国

一字一句教化着的祖国

一笔一画描摹着的祖国

再为她多画几片蓝天 几朵白云吧

因为 有一天

祖国会无法推脱地

成为许多国家举头仰望的天空……

 

2019.6.9 于莫斯科-西安-南京联飞航班上

 

  情撒军营

 

李代全(四川)

 

黎明

牵手多情的海风远眺

漫步细如银沙的海滩

迎着蓝天下

海鸥忽高忽低地柔情打闹

红日

沐浴大海挑逗的微笑

我浮想联翩有些心跳

 

洁白的海浪 

翻开记忆的时光又说又笑

摘下永晒不黑的水兵军帽

捧一把湛蓝的海水

泼在沙滩的脸上

素描一艘青春的战舰

回味曾经的痛和拼搏的年少

 

再抓一把不眠的银沙

置换一份海潮的喧闹

在柔软的海滩上

抵达梦寐以求的骄傲

 

掀开云雾缭绕的军港

用清纯的爱

把浑浊的探照灯洗得透彻明亮

当爬上情撒的山峰吟诗时

一座城市的平安与幸福已在歌唱

 

听清了平安的钢筋丛林里

那些男女老少的唏嘘打闹

化着穿越楼的骨髓和我的微笑

把它凝固成一颗守疆的北斗

让它在南海永远闪耀

 

我用诗的骨头支撑起希望之光

舒展礁石下 

茅草回乡后的荣耀

以及月光杯里的美貌

再花费一个没有疲倦的时光

去呼唤军旅远行的风华正茂

 

我  优雅的诗意人生

再次穿透粗犷的胸膛

不再纠结白色的清浅与堂皇

如今  低飞的鸟雀

同样挥舞着退伍不褪色的军帽

 

 

明溪溪明·青山山青

曾春根(福建)

 

 

一条清流穿城而过

南山古人类遗址就在左岸

远古的居民万万不曾想

这条渔塘溪由清变黄,又由黑变清

右岸的红豆杉园满树的红豆

原先在荒野托腮期盼,苦思冥想

从来不曾想,自己不止于相思

还能医治人间疑难险症

这是一种意志的回报,坚守的诺言

高速路口近伴着清溪敞开胸怀

五湖四海的返乡人从此归家

诗与远方的追梦者从此远行

 

谁能想象千山鸟飞绝的悲凉

谁又能预知万径人踪灭的惨淡

如此境况图景终于被扼止于未然

你看万山红遍,你看层林尽染

你看重岭叠翠,你看碧水鱼肥

旦上日出,照亮铜岭铁岭铮铮铁骨

雾霭流岚,映衬紫云村多彩炊烟暮色

滴水岩野战医院,御帘红军的身影

硝烟虽然早已远散,却历历在目

杨时故里龟山书院静静地倾述

古代与新时代继续书写的故事传说

 

福西村朗朗读书声,肖家山旗袍水袖

两座水尾古廊桥见证着周而复始

沙溪乡欧侨小镇,瀚仙镇扶贫果园

一位位坚守扶贫开发的干部日夜辛勤

夏坊乡湿地公园,枫溪乡聚龙古刹

物换星移,晨钟暮鼓,祈祷风调雨顺

常坪豆腐嫩了,村头村的枫叶红了

乡村干部一代接着一代干,不忘初心

翠竹洋火山口喷发的熔岩

是明溪人历久弥新的客家人意志

翠竹洋火山喷发过的万丈火焰

是明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灭激情

山重水复路漫漫,国富民强

是明溪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

永保青春活力的坚定信念

 

栀子花开的五月想起你

                       ——追忆屈原

邓  清(江西)

 

粽香飘逸 

龙舟竞渡

此刻  我想起秭归

想起了你

 

穿越两千年的风雨

去寻你 悠悠汨罗江

依旧日夜流淌

你被放逐的日子漫长

山河破碎国破家亡

你如子规啼血声声泪

仰面向天问

目光迷惘而悠远

 

怀着忧国忧民的痛

你抱石纵身一跃

峨冠博带漂浮

唱出绝世的挽歌

掀起滔天大浪

风雷怒吼 汨罗江在呜咽

 

几回回梦里我抱住

哭泣绝望的你

抱着被血泪

浸染的离骚 九歌

抱着千年不朽的图腾

 

五月栀子花开

那蕴含高贵和坚守的花语

让我又想起你

乘着奋进的龙舟

投一江粽子

缅怀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被后人誉为诗魂的你

 

我把树种在分行里

     

黄玉龙(安徽)

 

二月春早

夜晚,我把心树

种在案头浅春的原野上

种在宋唐的分行里

汗水浇灌,目光裁剪彩云

意境穿越明清、民国

 

月淡星稀时,长出片片嫩芽

枝繁叶茂在午夜时分

小屋已关不住心头翻腾的遥望

夜空弥漫芬芳气息

等待,明天那一份惊喜

 

启明星,月亮的最后一颗泪珠

滴落在种下的希望里

憧憬远方

心思在彼岸一束微光里徜徉

热切盼望走进阳春白雪的殿堂

 

虽然是在春天里

可我,已听到夏虫的鸣叫

墙角瓦砺旁开出的那株茉莉花

月光渡了它的今生,遥看

昆仑山峭崖边那朵盛开的雪莲

在无声无息中怒放

 

中欧班列(外一首)

 

庞  涛  (江苏)

 

西连欧亚大陆

东临太平洋

用一带一路的情谊

促成世界协作融合

贸易壁垒打破

开启万国互联先河

一条金色的飘带

让地球旋成陀螺

中哈战略定夺

领袖运筹帷幄

桥头堡国旗猎猎

无水港一派祥和

箱体统调统卸

粮食畅销异国

接轨,赢来时代飞跃

瀚海百丈  云飞潮落

那不是哥伦布的传说

飓风已从海上刮过

 

桥头堡

 

带上一把渔火

驶入浩渺无际的远方

旭日东升的曙光

引领赶潮人的航向

 

多少世纪的祈祷

难抵丝绸之路的苍凉

风起云涌的海港

迎送寻梦人的坚强

 

欧亚桥头的连线

开启崛起辉煌的构想

往来穿梭的班列

回声创业人的铿锵

 

万国互联的金桥

架起民族未来的希望

风雨兼程的奔走

扛起中国人的担当

 

一带一路的交汇

擘画在海一方

天地祥和的家乡

立起一个大国的形象

 

 

另一种烟火

 

孙双立(山东)

 

把炉膛里的一轮落日

炫目之后的暗喻,一一掏出

 

四月早已数不清被绑架过

几回,只记得与你奇迹般相遇

每次点燃,每次跪拜

都像经历一次起飞和降落

燃烧倘若没有夜的泯灭

再小的摩擦,又哪来的勇气

面对这巨大的沉默

 

心不是没有夜的痛楚

时光不是没有花的设防

当思想的瓦片,再次托起炊烟

我还会用迷茫原谅你的清晰

用距离接纳一切漫不经心

一点残阳深陷在血液里

虔诚,与光同尘

至今令我不能自拔

 

月光下,我们走在长堤上

 

李涢河(湖北)

 

 那夜  月明星稀

小镇的路灯与星月

在此  交相辉映

我们迈开青春的脚步

走上青青长堤

数只小鸟飞进了防护林

萤火虫没有照见它们的踪影

只有广寒宫里的嫦娥打着灯笼

陪伴我们悠然前行

 

长江清流

在一轮满月之下

泛起粼粼波浪

没有惊涛拍岸

只有温柔的色调越发晶莹

我们的耳边传来舒缓的天籁琴音

 

那夜  云淡风轻

青青长堤上一层薄尘

被夜露打湿之后

弥散着黄土地的味道

我们的心语心愿

悄悄淹没在白云的流影里

离小镇渐行渐远

两面堤坡

芳草萋萋

 

月光莹莹

长堤青青

夜落无影

我们生命的记忆

沿着九曲回肠的长江

长堤上留下砥砺前行的脚印

 

轮椅上的妈妈

 

王前锋(江苏)

 

妈妈你真幸福

快六十的儿子还不会开车

你都坐上宝马了

儿子给你喂饭

你指着筷子说

这只是扁担

挑稻谷,抬河泥我一样不落

这只是缝衣针

缝好大毛,缝二毛不比人差

 

娘啊!

儿给您好吃的好喝的

您不记得

咋!还记得苦呢

 

我用热乎乎的毛巾给您擦脸

仿佛怎么也擦不到边

这一道道皱纹,一条条河流

这一圈圈老年斑,一块块岁月烤焦的麦田

这……

是     哺育我们的大地

是     母亲的脸

 

《遮作》(原创)

 

潘百灵(浙江)

 

雨扰断桥的留恋里

是否还珍藏折柳的相思?

不是幸遇,是“施舍”

悄悄得谢过王母

是她让离别千年

修成“破镜重圆 ”

那场前世执念,

教我站立、固化

传奇的土和着泪

雕成塔尖

把最初那朵“痴”

化月缺圆着无怨无悔地等待……

夜静模糊的你

隐没在爱情里的角色

“青”或“白”,

‘凡’与‘仙’,

也许都无妨

因为传说是美丽的

等来后人的祭拜

 

心  愿

 

屈原、王家坝人是两个时代两种精神的代表。其相同之处是爱国、奉献!其家国情怀堪称楷模。一曲心愿献天下所有善良的人们!——题记

 

郭万军(安徽)

 

古楚的汨罗江

因为有了你

就有了端午

从此

人们也就有了一个心愿

2300个端午节

2300个安康吉祥

这心愿一次比一次强烈

 

如今的千里淮河

因为有了濛洼蓄洪区

就有了王家坝

因为淮河儿女的情怀

就有了王家坝精神

从此

这心愿一次比一次强烈

 

五月的端午

不同肤色、不分男女

不问贵贱的人群

聚集在

屈原投江的岸边

让糯米、红枣

还有各种肉馅的香粽

飘满汩罗江畔

 

在汨罗江畔

人们仿佛看见了

诗祖屈原

长发飘逸,衣袂翩翩

激昂慷慨,拈须讲演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不复还

 

在千里淮河第濛洼

我们真切的感受了

一辈辈的淮河儿女

舍小家、为大家

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家门

把家国情怀

演绎得如此

悲壮豪迈

 

当人们手捧

《九歌 》和《离骚》

在那忧国忧民的情怀中

禁不住吟颂着

路漫漫其修道远

当屈原愤慨的《天问》时

当淮水一次次的闯入家门时

当人居环境整治出现偏差时

当初心受到刺痛时

这里的无私和自强

这里的委屈和担当

不都演化成了一种精神

一种新的王家坝精神吗

 

汨罗江畔

喝醉了雄黄酒的大汉

正驾驭着龙船

奋力的演绎着龙舟精神

淮河濛洼

庄台改造、生态人居

脱贫和振兴的路上

掩藏着多少感人的故事

和心酸的泪水

淮河儿女依然用初心

默默的诠释着王家坝精神

 

端午、汨罗江

演绎一场

正缅怀先人的纪念大典

淮河、王家坝

已用宽广的情怀

实现了濛洼儿女的脱贫梦

为了一个心愿

让淮河濛洼人民不再受穷

为了一个心愿

让蒙洼人民早日振兴

更为了一个心愿

为了天下人安康吉祥

淮河濛洼儿女

一定不忘初心、励志前行

 

 一往情深——致爱妻

 

 李利民(四川)

 

都怨我  总是在远行时

带走了属于您的那份情爱

从此寂寞的孤雁

在岁月的年轮上

又洒下无数的相思和哀鸣

 

都怨我  投入打工潮的那一刻

留下一串串劳苦与期待

让你清理和编织

从此生命的诗行中

又写进了孤苦的乡音与渴望

 

心爱的人啊  莫怨恨

我离您虽远却爱得更深

浪迹天涯都在为您苦苦追寻

人生的驿站现虽充满寒冷

患难之中更加深了

我们那铭心刻骨的钟情

 

游牧时光

郭宗社(河南)

 

你几时别了春光花季

去寻找初恋的小草

甘南的风摇着玫瑰,等你

不见,也罢

心里总有恋草的初衷

试问星云

你是怎样的女人

惯用一支笔的名义

以梦为马裁云为纱

随大漠孤烟

一路追爱

牛羊听着驼铃声

蓝天,昆仑,连同赔你

游牧时光的雄鹰

作为一颗无名小草

零乱无章的心事

皆是游牧者

 

点一盏心灯照亮前程

陈秀珍(山东)

 

听啊,大街小巷的炮竹声声

看啊,满天绽放的烟花

元宵的灯盏高高挂

崭新的一年拉开了序幕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

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照亮前程

愿往后岁月风轻云淡

与良人作伴

 

 

谁不是一边想着怎样死去

一边努力的活着

谁不是一边攀附万水千山

一边向往岁月静好

前路迢迢只能靠自己

压力,要挺着

委屈,要忍着

世界上从来没有身同感受

 

 

来路一览无余,去路摸索前程

年龄赋予了成熟

生活里引颈远眺

用单反的长焦锁定目标

余生把每一天都过成诗

盛装出席奔向下一个花海

 

爱是具体的

李继育(安徽)

 

青春的爱

是一种具体的心跳

初次见面

脸被清晨的阳光染红

那瞬间

心灵启动了剧烈的震动

 

中年的爱

是一种具体的关爱

嘘寒问暖

被爱情抓走关进时光里

用柴米油盐酱醋茶

灌进时间里

在每个日子的背面

你偷走了恒温的爱情

 

老年的爱

是一种具体的手牵着手

在人生的夕阳里

互相搀扶相依

一道夕照下的风景线

那西边的彩虹桥也笑弯了腰

 

 

伏  萍(陕西)

 

屈原  以他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国

而他的国  却以不可逆转的谬误

终是回不了头

国大天安  抵不住奸臣乱纲

王土肥沃  经不起凶饥妖孽打洞筑巢

屈原的国啊  已是千疮百孔 

皇天后土  已无堤可防

大命将泛 社稷为墟  称臣俯首

那一刻

子民和王 抛洒出几串离人的泪珠

碾压在一统天下的车辙下

远去的风和铁蹄的踏伐

敲击出警醒的欢唱

皮已不存 毛将焉附

国之不在 王又何如

可惜  滚滚东流的汨罗江水啊

洗得净人世间的污垢

却洗不去痛失母国的羞辱

辨得清黑白曲直奸忠

却掐不住历史命脉的咽喉

那个伟岸的身躯  纵身一跃

被江水淹没——

只有投身江的怀抱

才能触摸到母亲的温度

只有融入清静的世界

才能保全抽不去的赤诚

汨罗江水啊  把一个不朽的灵魂托起

写入时空一个永久的痛

 

 

在那遥远的地方

 

     杨  琰  (陕西)

 

在那遥远的地方

一串数字挂在春风里

这一刻的心思由绿变黄

奶奶站在大大的槐树下

目送着远去的候鸟

泪眼模糊了视线

奶奶把眺望带到天涯

 

槐花飘香时

晚霞的红润袭来

孤独的人点起篝火

奶奶的黑发染上白花

归来的候鸟啊

划破了地平线的分割

直到冬去春来

一树的槐花再次飞飞扬扬

 

那是遥远的几十年前

饥饿充斥着整个午后

亲人们被迫背井离乡

于是  从那天起

奶奶总是站在大树下

逢人便说

候鸟归去归来

逢人便说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个我日益思念的故乡

 

东山·交替上乘清新

 

李清松(云南)

 

露珠在惊闻鸟鸣时开始喜悦

流云点通会意,倦容离去

天蓝地绿。东山乡的梅树林

没有语言碰撞,没有入骨的寒

对酌松涛、鸿影以及一些认真地交流

靠近皮肤的手艺,掀开一座山仅有的缥缈

根系世间四季轮回,沉淀人事酸涩替变的过程

等待田野的牵手,一片土地

这片土地青绿与金黄之间

绘划一条辅助性的抛物线

 

喧嚣的情节在故事的端祥处

梅影锁住山势,层次叠加

将一条路引进梦的向往

横桥依稀残雪痕,拟比画身林中行

摘釆梅果于千年树内核部

记忆与留恋一样丰盈茂密

烟地里拾起一块虚怀的石头

焐热的意象,散发出振兴的醇香

缀弯枝头的果实,人口欲涎

顺势。小村庄沉默在低处

天蓝地绿山青青。往回走

明朗且舒展,由不得我们

迫切地交出诗歌的隐喻

把词语送进各自的频道

一股清新变甜、变轻、变缓。甚至

封口掩鼻,屏住在气息中

 

烈  日

张克铖(江苏) 

 

盛夏,太阳像个巨大的火球

炙烤着大地

炙烤着人心

 

若是烈日连续不停地“亲热”着万物

便会让一些河水,干涸、田地干裂

让一些正在生长的庄稼、树木无力低垂

让一些微生物、动物

乃至不少人五脏冒火

 

那些已经或即将干渴的、干涸的

干裂的、干枯的……

不可言状,它们都在急切盼着水

即便是一滴水的临幸

 

香案前会不失时机地燃起

“求神保佑”的祷告

头顶的天火,似乎让一些人不可理喻

除非,谁真的能一手遮天

或呼风唤雨?

也许香客们一生都搞不懂

那一次次下跪,

到底有没有一次真的感动了神

 

其实,太阳从来都不在意那些咒语

发光发热是它的本职,给寰宇以普惠的光芒

给世间万物以生长的翅膀

她是 “神”,宇宙黑夜中的神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太阳与地球,永恒相爱的心灵默契

 

烈日,并不可怕

终有绿荫、渔舟、夏天的雷雨……

 

比烈日可怕的是少许

任意妄为的人性

相关结局的悲惨

 

 

 

 

 

 

 

 

 

 

 

 

 

 

 

 

 

*【第17届作家报杯全国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大赛获奖作品选登为作家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未经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作家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我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作家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我们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