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粪箕的少年

7/22/2018 5:40:38 PM华文作家网来源:作家报         点击数:
关键字:

乔加林

粪箕子也叫粪篓子,大多用腊树条或桑树条编织而成,结构与其他筐类相同,长和宽皆三四十公分左右,前面为出口,后及两侧壁成半圆,高二三十多公分,上有隆起之丁字形筐系儿,高出筐壁十多公分,结构与背筐近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粪箕子是农村家家必备的农用工具。那时候,粪箕子就是乡村运输主要工具。它那个大肚子里,什么都能装,土,石子,粮食,蔬菜,柴草……,更多的是用它来盛粪,在装粪时,先在粪箕里面垫上一块破纸板或撒上一层土,那样可以减少粪便粘在粪箕上。
   记得小时候,农村都过着大集体生活。我还清楚地记得土地归集体所有,社员们每天一时间一起下地干活,在靠每天记工分的年月里。那时候,十三四岁的小孩子也是家里的生力军,因为家家都养猪,养羊。大人们每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养家,割猪草的任务,就落在了这些小孩子的身上。
    我上学三年级的时候,小小的我就背着粪箕子去湖里割草。那时候,粪箕子和我差不多高,背在身上,走一下,筐子的底部就在我的腿后跟上打一下,为了不让它打到,我就得尽量弯着身子,一歪一歪地走,现在想来那动作很滑稽可笑。
    有一年夏秋之间,小学西边池塘周围草木和庄稼都旺盛地生长着,田野里到处都是青纱帐。那天,我跟着几个大我几岁的大姐姐们去割草,割了半粪箕子草的时候,她们非要去一片桑树地寻找野果子,那时候,地里有很多野草结出的果实都是我们喜欢的美味。我们把粪箕子放在地头,在桑树地理找到好多灯灯果子,吃得满嘴都是红黑果汁。吃了野果后,继续割草。小伙伴们都十分有劲,都是叫着劲儿的,互相比着谁割的草多。手快的和手慢的就显示出来了,相差很多的。有的割满了一粪箕子,结结实实地排到了粪箕子的顶端,有的只有半粪箕草。那时割回家的草,猪牛羊吃不完,就摊在阳光下的路边晒干,每天还要去翻几遍,几天以后,堆起来,存到冬天喂牛羊。在农村,谁家的草垛大就知道谁家的孩子勤快懂事,那时候,我和姐姐是经常享受这种荣誉的。经常在一起割草的小朋友们也会闹矛盾,但小孩子的气来的快,消的也快,没几天,就都忘记了,依旧在一起玩耍。想想,那个时候,农村的孩子真是天堂一般的快乐。
    农谚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粪是庄稼宝,少了长不好”,狗粪、猪粪,马粪,牛粪,人粪,只要是粪便,粪扒子就会把它扒到粪箕里。在粪被人们捡拾的年代,拾粪要赶早。在拾粪的年代,拾粪的人多,要是你走在别的拾粪人走过不久的路上,一般就不可能有大的惊喜了。其实好多事情,要想有大的收获,都得走在人前。拾粪当然也不例外。拾粪可以在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拾粪的人都希望能在村口路上,遇到牛拉粪的时刻,一坨牛粪,有半粪箕子。在农村,每家每户门口都会有一个大大的圆圆的大坑,平时家里土灶台烧得柴草灰以及腐烂草康之类东西都会堆放在大坑里进行发酵。在达到一定效果的情况下,再运粪箕背到田地里,铺撒开来给庄稼增加营养。这就是农人常说的家杂肥。

我从小学三年级时开始拾粪,一直拾到读初中。就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最希望冬天拾粪。粪上了冻,尤其是稀粪上了冻,就不那么脏了,粪扒子轻轻一扒,整块粪便像敲冰一样敲下来,不臭,还不沾粪箕子。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正印证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话。为了能多拾到粪,天麻麻亮我就起床,有时月亮还在高空,把田地里照的明亮明亮的。有时运气好能捡拾到几坨牛粪,可以把粪箕装的满满,一粪箕粪便,沉重的压迫让我咬牙过,肩上还留下一道深深的压痕,皮肤几欲磨破,回到家倒在粪坑里,父母都会好一顿夸奖。

八十年代末,我参加入伍,用背粪箕子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枪,成了真正的人民子弟兵。

如今,粪箕子也和许多农具一样,渐渐地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化为淡淡的乡愁。

 

 

*【背粪箕的少年为作家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未经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作家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我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作家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我们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