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邮票大小的故乡”,一辈子也写不尽

7/20/2018 10:10:34 AM华文作家网来源:作家报         点击数:
关键字:
许旸  

    “乡土”是文学中的永恒母题,优秀作家作品建构起的文学地理空间,连缀成丰富广袤的乡土中国。当故乡地标日益为创作输送灵感和素材时,评论界抛出一连串的追问:特色地域经验转化为一再深挖的艺术矿藏时,怎么摆脱仅出于猎奇或贴标签式的奇观书写?如何在呈现一方水土的表情和气息时,从雷同中捕捉表达文学的异质性?

在王安忆看来,故乡特有的地理环境、本土民俗特色,哪怕是别具一格的方言语调,都是作家血液中流淌的文学基因。

方言叙事,迂回之后感知世界的文学方式

从鲁迅的绍兴鲁镇、老舍的北京胡同、沈从文的湘西边城,到贾平凹的秦岭商州、莫言的高密、毕飞宇的苏北王家庄、苏童的香椿树街等,这些精神原乡,对作家的成长和塑造起着关键作用。评论家陈思和认为,一个作家与民间的关系,首先就是从语言上来认可的。方言叙事,本身就是一种感知和表达世界的方式。

 

耐人寻味的是,作家对于语言资源的开发往往要经历迂回的过程,并非 “信手拈来”。写过 《一个人的战争》 《万物花开》等代表作的林白坦言, “小时候羡慕广播电台里的字正腔圆,此前30多年写作生涯都用普通话思维写作”,直到最近两三年,她才开始意识到,普通话作为单一的文学语言不够丰富、甚至有可能对文学多样性造成伤害。

乡土语言中所凝结的传统文化,包括俚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风俗等,彰显出旺盛生命力。这也就不难理解,上海作家金宇澄长篇小说《繁花》的成功之处,某种程度上正在于他为沪语方言书写的弹性探索打造了样本。必须承认, “把方言筛选改造成文学语言的同时,又保留野蛮原始的 ‘方言力’,这个平衡很难。”林白试过把 “什么”,改写成方言 “乜嘢”,但放到文本里就很怪。作家陈谦也发现,广西话里常见的“友女”,意思接近 “闺蜜”,但要妥帖安置在小说语境中让读者理解却不容易, “只好作罢放弃”。

“写作根据地”不一定偏远蛮荒,而是凝结作家记忆和情感的所在

只有当地域文化的滋养,与写作者的个体经验结实地生长在一起,才能让彼此的言说更为有效,成为文学创造更具持久性的推动力。

评论家谢有顺认为,每个人写作要找到一个精神扎根的地方,熟悉的地域、物态人情能源源不断提供真材实料,这个 “写作根据地”不一定是偏远蛮荒的山坳,而是凝结作家记忆和情感的地方。“地方性并不是空洞的,它包含了这个地方的经验、语言、记忆。通过文学了解一个地方的风情,认识当地人如何生活,他们灵魂的形状又是如何的,这种写作的地方性意义值得肯定。”谢有顺说,写作在尊重人类已有艺术遗产的基础上,总要再寻找开掘出属于自己的一条细小路径。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山势和语言,不同的面部表情和心理情绪,它必然造就千差万别的地域色彩。作为技巧和手段的地域,没有理由不被创作者大张旗鼓地打捞起来。

文学应该永不厌倦地寻找 “差异性”。也就是说,哪怕是威廉·福克纳所说的 “像邮票大小的故乡”,都值得好好描写,一旦作家的人文地理空间,包含了足够复杂的当代中国经验,即使写一辈子,也写不尽那里的人和事。

 

 

*【“像邮票大小的故乡”,一辈子也写不尽为作家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未经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作家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我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作家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我们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